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0.10.22 08:27 am
 

美國財長蓋納呼籲G20各國朝同一套匯率政策標準靠攏。
(美聯社)
美國財政部長蓋納在G20財長會議前夕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呼籲各國建立一套匯率政策規範,同時打算推出「數值化」的標準,助全球經濟恢復平衡。蓋納並表示全球主要貨幣匯率「大致合理」,暗示美元已貶夠了。

蓋納受訪時表示,他會利用22日在南韓慶州召開的G20財長會議,敦促各國致力讓世界經濟「重新平衡」,減少對美國消費者的依賴。他也提到目前各國對「公平」還沒有共識,只要同意匯率政策的指導原則就好,「朝一套匯率政策的規範靠攏。」

他說,美國正在研究遊說各國同意「維持外部失衡在較能持久的水準」。路透引述外交人士說法報導,華盛頓打算提案要各國把經常帳順差或逆差限縮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以內,但德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國財金官員,馬上群起質疑或反對。

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雷22日表示,總體經濟微調和量化的目標,並不是正確方式。俄羅斯副財長和印度官員也認為,美國不會得逞。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姚堅上周說,其他國家無權評斷他國的貿易順差水準是否合理;巴西和印尼財長可能不會出席G20財長會。

受訪時蓋納把全球貨幣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無論以任何標準衡量都是遭低估」的貨幣,尤其是中國的人民幣。不過他也說,如果人民幣能按照9月來的速度持續升值,有助矯正被低估情況。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態度也很重要,如果也跟著人民幣升值,中國應該比較願意前進。

第二類是「匯率政策有彈性,會干預或課稅以降低貨幣升過頭、資產泡沫和通膨增溫風險」的新興經濟體之貨幣。美國倒不反對這些做法。

第三類是「主要貨幣」,而這類貨幣目前的價格「大致合理」,暗示他認為美元兌歐元和日圓沒必要繼續貶值。蓋納強調,美國並沒有故意讓美元貶值的政策。

市場解讀這是暗示美元已經貶夠了,美元兌歐元和日圓21日在亞洲盤一度暴漲0.66%和0.91%,但漲勢只是曇花一現。紐約早盤美元兌歐元最低跌0.62%至1.4051美元,兌日圓最低下跌0.21%,報80.92日圓。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第三季經濟成長 減速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10.10.22 03:44 am
 
 
資料來源:大陸國家統計局、彭博資訊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三季大陸經濟成長率為9.6%,略高於一般預期的9.5%,但低於第二季的10.3%與第一季的11.9%,是一年來最慢的一季。

 

綜合中外媒體報導,第三季經濟成長減速,主因去年同期比較基期較高。中國大陸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如預期,在食品價格持續推升下達3.6%,但大陸國家統計局認為2010全年仍有望達成3%目標,部分市場專家卻認為通貨膨脹實際成長速度遠高於此。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目前統計數據嚴重低估實際通膨水準,物價上漲速度甚至可能已經達到兩位數。他指出,實際物價上漲速度遠超出上述數據,多種商品價格幾乎成倍上漲。雖然人行才調高存放款基準利率,但是調幅遠遠不夠。謝國忠說:「目前通脹形勢已非常嚴峻。如果長此下去,中國會面臨通脹危機。」

他認為,由於過量貨幣發行帶來巨大泡沫,大陸經濟目前正「懸在空中」,解決這種形勢的唯一辦法,就是持續升息,且至少要在目前基礎上再調高三個百分點。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1)日公布,9月CPI年增率為3.6%,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為4.3%,小幅超越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4.1%。

在最令人矚目的CPI,統計局數據顯示,通膨並非全面上揚。儘管占CPI三分之一份量的食品價格,9月年增率高達8%,但核心非食品通膨卻降至1.4%,低於去年同期的1.5%。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強調,官方並未低估實際通膨水準,因為統計局發布的CPI統計是科學的,涵蓋生活消費和服務的八大類,包括600多種代表規格品,實際涵蓋整個生活消費支出的許多方面。

他提到,目前大陸有物價上揚的壓力,今年前九個月的CPI年增率為2.9%。以目前形勢而言,「實現國民經濟10%以上的增長,物價保持3%左右的水平是有可能的」。

【2010/10/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