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大陸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微升,並激勵亞太股市上揚,但市場人士對大陸經濟是否持穩意見不一,對未來展望亦持較保守的態度。
路透與彭博資訊報導,大陸半官方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1)日公布,大陸8月製造業PMI指數小升至51.7,不僅高於7 月的51.2,也高出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51.5,也是今年4月起連降三個月後的首度回升。 通常PMI指數超過50,就意味經濟正在擴張,反之就是衰退。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是代表大陸國家統計局編製官方版PMI,調查樣本主要是大陸國有企業,包含20種產業的820家企業,橫跨能源、冶金、紡織、汽車與電子業等。 另外,由匯豐銀行編製的中國大陸製造業PMI,則是從7月的49.4,升至8月的51.9,是今年1月以來的首度向上反轉。 匯豐控股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說:「這個結果再度證實我們的長期觀點,也就是中國(經濟)正轉趨溫和,而不是快要完蛋。」 受到這項消息激勵,摩根士丹利亞太股市指數(不含日本)昨天應聲攀高1.9%,而大陸需求增強的預期心理也推升了國際金屬價格。 澳洲柏斯一位金屬交易員就說:「自從8月到現在美國公佈一連串的疲軟統計數字後,中國的統計數字為才開始的這個月帶來了新生命。」 上述兩種大陸製造業PMI今年以來多次愈走愈低,匯豐銀行的PMI更是從1月以來就持續向下,引發金融市場質疑中共官方的多項緊縮政策,是否已經過頭。 日本瑞穗證券指出,8月PMI通常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因為各家工廠在7月停工歲修後,8月紛紛開工,進而推高PMI數據。 大陸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認為,本月PMI回升主要是季節因素造成,而並非實體經濟回暖推動。若剔除季節因素和特殊因素後,PMI反彈其實偏弱。 但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 會長蔡進駁斥這種觀點,他認為7、8月是生產淡季,因此8月PMI回升自然不大,但重點是大陸經濟開始穩定。 他說:「(8月PMI)突出的就是一個『穩』字,表明了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趨勢進一步顯現,且8月PMI回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價格(物價)推動,特別是糧食價格的上漲。」 蔡進認為,大陸經濟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成長,給後續的政策調控騰出很大空間,特別是在調整結構方面。 「結構調整、節能減排這些政策,我認為在適當的時候應更多地出臺,同時要注意防止通脹預期。」
|
歐元區8月通膨減緩,且7月失業率維持在近12年高點,市場預期歐洲央行(ECB)2日開會時仍將按兵不動。
歐盟統計局31日發布的最新資料顯示,歐元區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升1.6%,符合市場預期,但比7月的1.7%微降。另一份資料顯示,歐元區7月失業率連續第五個月高掛在10%,是1998年8月來最高。
不過,德國8月失業率與7月持平,仍為7.6%,失業人數降至319.3萬人,是連續第14個月下滑,並創2008年11月來新低。反觀西班牙和愛爾蘭7月失業率分別升到20.3%和13.6%。
歐洲央行訂9月2日舉行貨幣決策會議,路透訪調經濟學家後預測利率會維持在1%的谷底不變。當天ECB還將公布對通膨和經濟的最新預估;該行6月時預估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率約為1%,通膨率為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