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濟部昨天公布,6月外銷訂單金額達342.2億美元(合新台幣1兆1008億元),創下史上第二高。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表示,今年淡季不淡,7月外銷訂單仍然看好,加上下半年旺季效應加持,全年外銷訂單金額可望達4000億美元,將創歷史新高。
他預估,7月外銷訂單金額可望在340-345億美元之間,維持高檔、溫和成長。 6月外銷訂單金額再創紀錄,成長率高達22.48%,黃吉實表示這是「非常好」的表現,因為6月並未出現傳統「五窮六絕」現象,我國主要接單產品電子零組件、資通訊產品接單持續暢旺。 黃吉實分析,在iPhone、iPad等新科技產品帶動下,6月電子產品接單金額達84.5億美元,創下史上新高;另外,在智慧型手機成主流、電腦產品接單熱絡的狀況下,資通訊產品6月接單金額也達85.48億美元,創下歷史次高。 黃吉實說,以地區接單狀況來看,6月接單金額最亮麗的是日本及東協地區,接單金額分別為42.72億、33.28億美元,雙雙創下史上新高。日本是因為轉單效應,使鴻海及東芝在台採購得到訂單;東協則是在機械、化學等我國出口強項有很大成長。 不過,相較日本及東協,大陸地區接單從一度逼近100億美元,下滑到6月只剩89.98億美元,他指出,主要是大陸的面板、汽車業庫存量都在增加,造成我國精密儀器、化學品等廠商接單受影響。 另外,因為大陸庫存升高,黃吉實說,面板業第三季旺季效應是否顯現,必須再觀察。 對於歐債問題,黃吉實說,歐債五國占我國接單比重才1.6%,水準很低,不致於會影響廠商接單,因此筆電廠受影響很少,再加上目前筆電廠商改以海運取代空運,降低成本,也因為拉長運輸時間,使歐洲方面下單更積極,都讓6月廣達、鴻海營收創下新高,表現亮麗。 【2010/07/21 聯合報】@ http://udn.com/ |
- Jul 21 Wed 2010 08:52
全年外銷訂單 將創4000億美元新高
- Jul 20 Tue 2010 11:09
中研院上修經濟成長 2010年預測6.89%
更新日期:2010/07/20 03:01
方凡
中研院今(19)日發布今(2010)年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為6.89%,較半年前的預測,大幅上修2.16個百分點,對GDP最大的貢獻,主要就是民間投資的大幅成長,以及出進口的熱絡,這些大部分受惠於亞洲新興市場的需求強勁的帶動。
中研院指出,在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的組成中,不如預期的就是民間消費,2010年全年成長僅1.95%,這是因為失業率還是超過5%,相較於鄰近國家地區,例如:香港、韓國、新加坡等,還是高很多,顯示就業環境尚未改善,阻礙了民間消費的成長。
實質民間投資的部分,則是受惠於國際經濟情勢回溫,以及企業對未來經濟發展逐步恢復信心的帶動,加上ECFA議題的發酵,民間投資呈現擴增的現象,預期我國實質民間投資年增率將高達20.26%。
至於對外貿易,今年上半年亞洲出口國的的貿易量都大幅回升,我國上半年出進口也呈現高度成長,下半年因為基期已高,成長將趨緩,預估2010年我國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全年年增率,將在兩岸持續強化經貿關係的助益下,成長20.57%;進口成長23.48%。
經濟預測有不確定因素,包括: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歐債危機發展、ECFA實施時程、中國打房政策與人民幣匯率動向等等。中研院認為,雖然兩岸已簽署了ECFA,但立法院是否如期在8月通過,明(2011)年元旦實施,目前還是不確定因素,因此對於預測誤差,中研院設定在5.8%到8.17%之間。
至於2001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中研院表示,目前還沒做預測,但是初步估算,大約是在百分之4點多。
在物價方面,中研院指出,國際油價最近在每桶80美元以下區間,預期未來也不致於超過100美元的高價,主要是因為美國經濟復甦緩慢,以及歐洲國家大幅削減支出等負面消息的影響,短期內通貨膨脹壓力不大。2010年全年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預估成長6.2%,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