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2010.09.20 03:30 am
 

台灣經濟強勁回春,新台幣卻因中央銀行強力阻升而成為亞洲超弱勢貨幣,今年以來包括馬元、日圓相繼對美元升值,新台幣對美元卻有如固定匯率,使得新台幣對日圓、馬元及星元交叉匯率都創下歷史新低、對泰銖也創下2008年2月以來新低。

新台幣疲弱除讓進口物價漲勢一觸即發,很多民眾最近也發現出國旅行負擔變貴,以同額新台幣可換匯到的外幣愈來愈薄,但銀行外匯主管指出,弱勢新台幣只苦到民眾,對出口廠商則是央行送上的大禮,除有助提高台灣報價競爭力,對台灣招商也是一大利器。

銀行外匯主管分析,東協已成為亞洲重要經濟體,新加坡更是經建會全球招商說明會其中一站,由於新台幣對亞洲貨幣幾乎一面倒的貶值,現在亞洲國家匯入資金投資,可以換到的新台幣比過去多很多,未來獲利匯出時,如果新台幣升值,還可再賺一筆匯差。

新台幣上周對日圓創下2.6159日圓的新低,銀行外匯主管指出,包括泰銖、馬元和星元今年都因景氣轉強,帶動匯價對美元升值,如果沒有韓元,新台幣鐵定可成為亞洲最弱貨幣。

據統計,今年以來,新台幣對馬元貶值9.44%,對泰銖及日圓分別貶7.45%和7.38%,對星元則貶值4.34%,連印尼盾都比新台幣強勢。

匯市交易員表示,新台幣兌亞幣過去交叉匯率變動通常不大,多半僅單一貨幣出現巨幅波動,如亞洲金融風暴時泰銖及韓元重貶,才會讓台幣對亞洲特定貨幣大幅升貶,台幣對大部分亞幣貶值還是頭一遭。

匯銀主管認為,台灣景氣並不比亞洲其他國家差,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加持下,更比其他亞洲國家更吸引資金注意,但新台幣執意緊盯競爭對手韓元,匯率不動就是不動,除了因而成為亞洲超弱貨幣,也強化新台幣後續被投機客攻擊風險。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8月零售銷售連續第二個月成長,並創下近五個月來最大增幅;而7月企業庫存意外出現兩年來最快速的成長,企業銷售也寫下3月以來最大增幅,反映企業對經濟復甦有信心,減緩美國經濟可能在下半年出現二次衰退的疑慮。

美國商務部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拜加油站和服飾店銷售強勁之賜,8月整體零售銷售上升0.4%,優於分析師預期的0.3%,也高於7月調整後的0.3%。

美國愈來愈多州祭出「免稅假日」,加上商家在開學季大打折扣戰吸引學童,帶動柯爾百貨(Kohl's)和折扣服飾業者Ross Stores等連鎖店的消費人潮。

8月零售銷售數據是3月以來最佳表現,也是連續第二個月正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6%。

零售銷售反映消費者信心,聯邦外匯交易公司(Comfex )首席市場分析師艾辛納(Omer Esiner)說:「這顯示儘管高失業和房屋價值縮水的情況仍存在,但美國消費者(信心)依舊強勁,這次數據降低了二次衰退的部分疑慮。」

從已公布的多項8月數據可看出,近期疲弱的美國經濟暫有好轉跡象。

汽車及零件銷售繼7月增加1%後,8月反而減少0.7%,但剔除汽車後,銷售增加0.6%,優於市場預期的0.3%和7月的0.1%,也是3月以來最大增幅。

加油站銷售繼7月增加2.2%後再成長1.9%,服飾和配件銷售成長1.2%,7月下滑0.4%的營建材料和園藝設備銷售維持不變。

不含汽車、石油和建材的核心零售銷售,在7月略減0.1%後回升0.5%。

運動、嗜好和圖書用品銷售反彈0.9%,電子與家電用品銷售下滑1.1%。

8月同店銷售也與零售銷售數字一致,Ross的同店銷售較去年同期增加5%,柯爾百貨成長4.5%,雙雙超越分析師預期。

美國商務部資料顯示,美國企業7月庫存以兩年來最快速度成長,比6月增加1%至1.376兆美元,優於道瓊社調查後預估的0.8%;企業銷售增加0.7%至1.09兆美元,增幅是3月至今最大。

庫存銷售比和6月一樣維持在1.26倍,代表企業要出清現有存貨需要1.26個月。

由此數據來看,企業對景氣復甦仍有信心。穆迪旗下網站Economy.com資深經濟學家史密斯表示,企業還是很謹慎,但沒有到勒緊褲帶的程度,庫存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會愈來愈小,但減緩的速度會變慢,這對短期經濟成長是正面因素。

【2010/09/1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