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全球新聞 (2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1.02.14 03:58 am
 

全球交易所掀起併購潮,據傳那斯達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和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都準備採取行動。
(美聯社)
全球舉足輕重的交易商接連傳出合併消息,可能讓全球資本市場的面貌為之更迭,包括那斯達克(Nasdaq)、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都傳出可能加入這波交易所合併的潮流。

倫敦證交所(LSE)和多倫多證交所母公司TMX集團宣布合組新交易所,紐約泛歐交易所(NYSE Euronext)和德意志證交所(Deutsche Boerse)幾乎也在同一時間傳出洽商合併,儼然使得一度因金融海嘯而中斷的交易所整併趨勢,再度抬頭。

湯森路透資料顯示,過去十年來交易所合併交易共逾600件,總值940億美元。分析師指出,全球的交易所正積極尋求結盟機會,一方面能以進攻姿態制衡競爭對手持續擴大規模和另類交易系統興起的威脅,另一方面也想以降低成本作為抵禦的手段。有鑑於此,市場紛紛專注尚無動靜的那斯達克、CME和CBOE,會有什麼回應。

研究顧問業者Tabb集團創辦人泰伯認為,鑑於那斯達克市值51億美元,且專注於高度競爭的低毛利股市業務,該公司應該比較偏向併購者而非被併購的目標。那斯達克也可能先採取觀望態度,等到倫敦與多倫多證交所的合併交易完成,或是據傳正洽商合併的新交易平台Chi-X Europe以及Bats Europe交易完成後,再收購合併後的新公司。

英國每日電訊報引述紐約消息人士指出,在接連傳出交易所合併消息之後,那斯達克被迫認真評估情勢,然而那斯達克資產負債表相對之下並不強健,而且想介入正在進行的交易並不容易。

另一方面,經營美國最老選擇權交易所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控股公司,則被視為可能的併購目標,因其在快速成找的股票選擇權,和獲利頗豐的標普500指數(S&P)選擇權,市占率都很高。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集團公司一直被視為CBOE的潛在買主;那斯達克持續增加獲利更佳的選擇權等服務,也可能與CBOE結盟。

分析師另點名,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Exchange)公司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扮演併購交易的要角。

 

 

【2011/02/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1.02.13 03:08 pm
 

雖然人民銀行在春節長假一結束就迫不急待地升息,投資人仍積極尋找獲利展望亮麗的企業,上海股市上周在汽車與日常消費品類股帶領下,連續第三周上漲。

上證綜指11日上漲9.17點或0.3%,以2,827.33點收盤。中國股市9日才結束長假恢復交易,三天的交易累計上漲1%。滬深300指數11日漲0.5%,收3,120.96點。

由於貸款成本增加、房市調控以及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持續上揚的衝擊,上證綜指自11月8日以來累計下跌11%。根據彭博資訊的統計,上海股市目前的股價是預估獲利的13.2倍,低於去年底時的16倍。

中國人民銀行2月8日並宣佈調高利率,是四個月以來第三次升息,顯示通貨膨脹壓力強大,政府不敢掉以輕心。

大眾保險公司基金經理吳侃:「若以現行股價和穩定成長前景來考量,家電、汽車等和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類股,目前很有吸引力。不過,我們仍處於緊縮階段,股價難望走升,市場也會憂心獲利成長前景。」

新華社並引述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的話報導,中國計畫今年投資逾人民幣300億元,建設農村公路網路。海螺水泥11日上漲3.8%,收人民幣31.20元。

滬深300指數10個行業股指中,日常消費品類股11日以1.5%的漲幅居首。福特汽車的商用汽車合作夥伴江鈴汽車,在發布1月份銷量達20,966部,比去年同月飆升40%後,10日股價漲停板,11日續漲2.8%,收29.52元。

上海汽車10日同樣飆升10%,11日再漲0.4%,報18.45元,已升抵三個月高點。

國泰君安分析師方欣在11日發布的報告中說,家電企業春節期間銷量攀升21.9%,高於去年同期的15.4%增幅,1月的獲利可能成長逾30%。青島海爾11日漲1.5%,報27.81元;九陽股份漲4.5%,報16.39元。

但另方面,旱災造成小麥價格迭創新高,中國總理溫家寶上周承諾抗擊旱災後,北大荒股價自三個月高點回落,11日跌1.4%,收14.99元。氣勢如虹的登海種業跌0.1%,報68.49元,七個交易日急漲21%的長紅為之中斷。

【2011/02/1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
2011.02.08 02:25 am
 

印度上修本年度預估經濟成長率至三年來最高,顯示當地經濟持續成長,留給央行繼續升息以抑制通膨的空間。
(路透)
印度政府7日調升今年度經濟成長率預測,由8.5%上修至8.6%,這會是三年來最強勁的成長,使央行能放心進一步調高利率以抑制高漲的物價。

 

印度中央統計局7日表示,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本財政年度經濟成長率可達8.6%;印度上周也大幅上修去年度經濟成長估計,從7.4%調升至8%。這凸顯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持續穩健成長,儘管目前有許多先進經濟體的成長減速。

央行副總裁勾卡恩(Subir Gokarn)6日說,印度近來飽受消費者需求和食品成本攀升帶來的通膨所苦,現在還可能面臨油價因埃及政治動盪而飆高的衝擊,他說:「中東情勢的發展已開始衝擊油價,我們上月底公布貨幣決策時沒料到這些事。中東事件將影響我們未來的思考和行動。」

 
印度每年所需能源約四分之三仰賴進口。委內瑞拉石油部長拉米瑞茲(Rafael Ramirez)上周警告,埃及動亂若迫使蘇伊士運河關閉,油價可能飆漲逾一倍。蘇伊士運河可能關閉、導致原油運輸中斷的疑慮,刺激倫敦布侖特原油價格上周漲破每桶100美元價位,為2008年10月來僅見。

總理辛哈上周表示,印度迫切需要對抗通膨以維持經濟成長動能。華爾街日報訪調的分析師預期,3月底前印度央行至少會再升息0.25個百分點。

Yes銀行駐孟買首席經濟學家拉奧說:「通膨風險迅速升高,央行下個月很可能再次升息。」渣打銀行經濟學家薩哈伊也說:「我們預期央行將持續緊縮貨幣政策,3月17日和5月2日開會時可望各升息1碼。」

印度央行總裁蘇巴拉奧在1月25日調高附買回利率1碼至6.5% 的兩年高點,並承諾「維持抗通膨的貨幣政策立場」。他也上修全國通膨率預測,預期今年度基準躉售物價通膨率上看7%,遠高於原估的5.5%。印度躉售物價通膨率在去年12月攀至8.43%。為了更準確預測價格走勢,印度統計及計畫執行部(MOSPI)7日宣布將推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讓數字涵蓋各階層人口,更真實反映物價。

【2011/02/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11.01.27 03:41 am
 

大陸房價飆漲最快的海南省,2010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人民幣467.87億元(約新台幣2063億元),比前一年同期增長62.5%,是拉動投資快速增長的主力。
(新華社)
大陸金融市場傳言已久的官方第三波房市調控終於曝光,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26)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決議以調高營業稅與頭期款比重等八大措施,進一步調控大陸房地產市場。

市場觀察家認為,這次官方調控房市的嚴苛程度堪稱史無前例,但也有大陸建商認為,今年的調控效果很難說會比去年兩次的要好,而且大陸國務院這次對外界矚目的房產稅隻字未提。

大陸國務院昨天傍晚發布會後聲明指出,自去年4月發出「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後,已初步遏止大陸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為了鞏固和擴大調控成果,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並繼續有效遏止投機性購房,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實施八大政策措施,包括「進一步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與「嚴格住房用地供應管理」等。

在進一步限制民眾購房方面,這次調控措施提出加強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特別是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頭期款比率提高至最低60%,而且貸款利率最低為基準利率的1.1倍。

其次,已有一套住房的當地戶籍家庭,或有當地一定年限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當地戶籍家庭,只能購買一套住房。

再者,新措施也調整個人轉讓住房營業稅政策,規定個人購買住房不到五年轉手交易者,統一按銷售收入全額徵稅。

這次新政也落實地方政府的權責,要求各城市政府視當地經濟發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訂定當地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在第一季公告。

路透報導,北京華創證券分析師華中偉認為,大陸國務院的這次調控措施,其嚴厲程度前所未見,肯定會打壓房地產價格。

廣東廣發證券房地產分析師沈愛卿則說:「新措施非常嚴格。若樓市價格下跌,有些開發商肯定會燒完資金。」

然而,目前在瑞士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北京著名建商Soho中國執行長張欣認為,很難說這次調控的效果必定優於去年。張欣說:「儘管這些措施非常嚴厲,其效果還沒有那麼明顯。」

另外,中通社報導,大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昨天共同公布「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預定4月起實施,是大陸第一個規範房地產仲介業者的管理辦法。

 

 

 

【2011/01/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邱莞仁 】
2011.01.27 03:41 am
 

春節腳步逼近,根據大陸商務部最新的監測統計,上周(1月17日至23日)各類食用農產品價格仍連續五周走揚,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上漲12.6%,漲幅較前一周擴大6.5個百分點。

市場分析認為,受到「南旱北凍」與春節假期影響,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超過5%。

另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1月中旬,大陸全國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普遍上漲,其中蔬菜價格漲勢最猛,與上旬相比,個別品種漲幅接近20%。其中油菜價格比前一周大漲10.9%,豆角上漲16.5%,黃瓜更大幅上漲19.9%。另外,大白菜、芹菜、番茄、土豆價格也比前一周出現1%以上的漲幅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
2011.01.18 02:26 am
 

債信評等機構穆迪公司(Moody's)17日調高印尼的本國貨幣和外幣債信評等一級至Ba1,僅低於投資級一級,並附帶「穩定」展望,理由是強韌的經濟、負債狀況改善、外匯準備增加,以及當局實施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

穆迪現在給印尼的評級與另一債信機構惠譽(Fitch)給印尼的BB+同級,但比標準普爾(S&P)的BB附帶正向展望高一級。

穆迪副總裁兼印尼首席主權分析師米特拉(Aninda Mitra)說:「印尼的經濟動力預料將獲得穩定的國內需求、合理的政策步調與次序、結構性改革,以及外來直接投資增加的支持。此外,印尼的債務與外匯準備的水準相對於其他同等級國家,呈現出持續改善的趨勢。」

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的債信評等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大幅滑落,雖然近幾年來經濟已經回升,但大多數分析師認為印尼至少還需要一年才能達到投資等級。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甚至認為還需要二年;較樂觀的滙豐則預期惠譽會在今年下半年把印尼債信調高到投資級。

滙豐經濟學家韋蘭托(Wellian Wiranto)說:「近來外界對印尼關注的焦點在通膨隱憂,且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但如果從整體來看,印尼頗具韌性的成長、財政的體質和合宜的債務水準都很突出,尤其是在目前全球關切主權債務的情況下。」

不過,印尼金融市場對穆迪調升評等反應冷淡,受到外資持續獲利了結影響,雅加達股市綜合指數17日下跌0.9%,以3,535.73點收盤,10年期印尼公債殖利率攀升5個基點至8.54%。另外,印尼盾小跌至9,070盾兌1美元,略低於上周收盤的9,065盾兌1美元。

印尼央行副總裁薩瓦諾說:「印尼應該獲得升級,因為我們已成功維持總體經濟穩定,並在面對無數全球與國內的挑戰中,達成相對的高經濟成長。」

儘管如此,穆迪指出,政府風險是印尼未來面對的利空之一。米特拉說:「聯合政府夥伴的反對已減緩政府執行長遠經濟改革的動力,但截至目前這並未影響整體政策管理能力和近期的經濟展望。」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范振光/報導】
2011.01.18 02:26 am
 

九年前首創「金磚四國」(BRIC)一詞的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歐尼爾(Jim O'Neill),將重新定義「新興市場」,把南韓、墨西哥、土耳其、印尼和金磚四國 (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共同列為「成長市場」 (growth markets),稱為「成長八國」。

金融時報報導,目前擔任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的歐尼爾本月稍後將向客戶解釋自己的新方法。歐尼爾表示,大多數的濟學家與投資專家,到現在還把南韓等四國稱為新興市場,並不恰當。

2000年到2008年期間,全球經濟成長有一半要歸功於金磚四國。

歐尼爾以股票市值之外的新指標衡量相關國家,例如國內生產毛額 (GDP)、企業營收成長、資產報酬率波動幅度。

歐尼爾認為,「新興市場」所包含的國家太廣泛,經濟前景差距太大,這個名詞已經不實用。

他說,有些新興市場確實只能當作新興市場,因為它們的流動性和經濟規模小;但在新興市場世界中,任何占全球GDP比例1%以上、比重有上升潛力的經濟體,都應該受到重視。

名目上,南韓、墨西哥各占全球GDP的1.6%,土耳其和印尼分別占1.2%和1.1%。

金磚四國中,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占全球GDP的9.3%(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占23.6%),巴西、印度和俄羅斯合計占8%。

中國媒體12月底報導,擔任金磚四國輪值主席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已邀請南非總統參與4月在北京舉行的金磚領袖高峰會。南非目前占全球GDP比重僅0.6%。

南非將成為金磚第五國的報導傳出後,歐尼爾表示,如果真的要擴增金磚國名單,上榜的應該是南韓而不是南非。他表示,根據高盛對全球181個經濟體的成長環境綜合評分(GES),南非4.88的得分遠低於南韓的7.48分。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11.01.14 03:53 am
 

人民幣中間價首度突破6.6元大關,意味中國人民銀行有意在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前營造良好氣氛,但對美國建議加速人民幣升值以換取美方放寬對中技術出口的提議,中方未有任何回應。

人行昨天(13)日下午公布「開展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措施,顯示2011年開年僅兩周,大陸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明顯加快。

彭博資訊及路透報導,人行昨天設定的人民幣中間價為6.5997元兌1美元,高於前一天的6.6128元,激勵人民幣匯率昨天在上海匯市盤中最高上漲至6.5931元,直逼12月31日創下的17年來最高紀錄6.5897元。終場人民幣仍退守至6.6元以下,收6.6038元兌1美元。

大陸招商銀行總行外匯策略師劉東亮說:「突破6.6元價位這件事,或許不如許多市場人士認為的那樣刺激,但重要性不可低估,因為央行開始新一輪的人民幣升值。最近央行表明有意加強對抗通脹,使得市場有信心人民幣在2011年會加速全面升值。」

美國財政部長蓋納12日表示,若大陸加速人民幣升值,可能得以打開美國目前限制出口軍民兩用高科技的限制。

這可能為下周的歐胡會提供討論人民幣議題的新角度,但中共官方昨天沒有任何回應,大陸觀察家認為這個提議吸引力太小,現在才提也太晚了。

【2011/01/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韓央行13日出乎意料升息1碼,是該國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第三次升息,政府並推出一套平抑消費者物價的方案,包括電費和瓦斯費凍漲,大動作向通貨膨脹宣戰。韓元應聲上漲,公債價格下跌。

南韓政府13日宣布,為擊退通膨,今年上半年不會調漲瓦斯、電等公共事業的收費,也將調降糖、玉米、小麥等進口食品的關稅,並要求鋼鐵製造商不要漲價,以協助穩定商品成本。政府今年也不會調漲公立大學學費,並呼籲私立大專院校跟進。

本月通膨率 恐逼近4%

企劃財政部官員尹琮源說:「穩定物價是我們上半年的優先要務,通膨壓力突然增加,威脅3%的年度目標上限,本月通膨率可能逼近4%。」

首爾當局希望這些措施能減輕食品價格高漲以及石油、穀物等原物料進口成本升高可能推升通膨,進而阻礙南韓經濟復甦的疑慮。


南韓央行總裁金仲秀13日宣布調高7天期附買回利率1碼至2.75%;該行去年曾升息兩次,每次調升1碼25個基點,逐步調升原本處在2%歷史低點的基準利率。

亞洲各國目前都承受經濟成長和外資流入帶來的通膨壓力,除南韓,台灣、中國和泰國都已加入升息行列。南韓總統李明博經承諾今年要把通膨控制在3%,但南韓去年最後四個月每月通膨率都超過3%。

首爾現代證券公司經濟學家李商載說:「此次升息是阻止通膨繼續上竄的先發制人行動。」他指出,只要歐債危機和南韓家庭負債增加等因素不致壓縮央行的行動空間,央行今年可望逐步把利率升到3.5%。

韓元兌美元13日最多升值0.83%至1,110.08韓元兌1美元,觸及兩個月來最高價;股市大盤Kospi指數盤中最多上漲0.7%至2,109.34點,但終場以小跌0.26%作收。此外,2015年9月到期的公債殖利率上揚7個基點,成為4.29%;公債價格與殖利率呈背離走勢。

防情勢惡化 先發制人

南韓的基準利率已前所未見地連續14個月低於通膨率,扭曲政府鼓勵支出的美意,也使央行警覺到「寬鬆政策」帶來的失衡風險。

南韓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成長率竄升到3.5%,生產者物價通膨也攀至兩年來最高水準。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2011.01.10 03:46 am
 

前大陸財政部長項懷誠昨(9)日表示,由於大陸消費需求潛力正不斷釋放,儘管存在勞動成本不斷上升、全球經濟形勢複雜等問題,2011年中國經濟仍可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預估GDP增速將達到9%左右。

 

新華網報導,項懷誠9日出席「上海浦東新年論壇」時表示,從2011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層面來看,市場驅動的消費、投資和出口協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初步形成,顯示中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趨於增強。

從供給層面看,「十二五規劃」頒布實施,將增強各地加快發展的信心和動力;實施新興產業戰略和區域發展規劃,有利催生一批新的產業增長點和區域發展極;大力改善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有利於激發經濟活力。

目前大陸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明顯低於安全控制線,居民儲蓄率高,資金供給總體充裕;加上中國擁有素質不斷提高的豐富勞動力資源,人口紅利並未消退。

項懷誠預估,2011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GDP(國內生產毛額)增速將在9%左右。

但項懷誠也指出,儘管2011年中國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仍面臨七大問題: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消費關係不均衡、收入分配差距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及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還面臨三大挑戰。首先,外部環境仍較複雜嚴峻,表現在主要發達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新興經濟體飽受通膨問題困擾,主要經濟體政府債務負擔沉重,金融體系還存在大量呆壞帳,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劇,以及發達經濟體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等。

其次,物價上漲壓力較大,表現在農產品價格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等方面。第三是大陸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仍顯滯後。

項懷誠認為,2011年大陸經濟工作重點應當從努力構建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以及持續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著手。

【2011/01/1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1.01.10 03:47 am
 

泰韓央行本周接連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外界預期,泰國央行可能升息1碼,南韓央行雖然可能維持利率不變。
(美聯社)
泰國和南韓的央行本周接連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外界預期,泰國央行可能升息1碼,南韓央行雖然可能維持利率不變,但13日將發表穩定物價措施,目的都在抑制通膨壓力竄升。

經濟學家預測,泰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12日將把基準利率提高至2.25%。該行總裁塔利沙先前表示,利率走勢維持在向上循環,MPC將考量適當的升息時機,確保利率水準符合經濟基本面,又不至於挫傷經濟成長。塔利沙並表示,讓實質利率維持在負水準太久,將傷害經濟。

泰國去年共升息3碼,包括上個月意外調升的1碼。泰國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增加3%,不計入能源和食品支出的核心CPI年增率也有1.4%,兩者增幅雖然都在央行目標區間內,卻大幅提高升息的可能性。

統計資料顯示,泰國在1999至2009年間的基準利率,都比核心CPI高出一個百分點。以該行預估今年介於2%至3%的通膨率數值推估,基準利率可能攀抵3%至4%。

南韓央行訂13日召開利率決策會議,雖然現行2.5%的基準利率仍低於去年12月3.5%的通膨水準,但外界咸認基準利率將維持不變,把焦點放在同日宣布的穩定物價措施上。韓亞大宇證券分析師金宋恩(音譯)說:「通膨疑慮仍在持續中,但1月升息可能性不高。」

南韓央行正密切關注國內通膨水準,表示針對可能引發金融不穩的風險會「強化宏觀、審慎的監管措施」,並且將「小心」監控家庭負債、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因素、外資進出和地域政治風險。

南韓總統李明博已公開對通膨宣戰,認為通膨率應維持在3%,否則會直接傷害低收入家庭。南韓財政企劃部也說,經濟復甦帶動國內需求,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薪資成長,都推升通膨壓力,政府將採取「全方位」的措施抑制通膨壓力竄升。

【2011/01/1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台北4日電】
2011.01.04 08:23 am
 

國際油價升抵27個月高點,市場看好今年景氣復甦將持續,帶動美國需求,美國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國。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最新公布的12月製造業指數升抵57,創7個月來最快速度。根據美國能源部上週公布的數據,截至12月24日止當週,燃料需求攀抵2008年5月以來高點。

休士頓Oil Outlooks & Opinions LLC總裁賴瑞(Carl Larry)向彭博社表示,原油看起來像是2011年最佳投資標的之一。

紐約2月原油期貨收盤漲17美分,至每桶91.55美元,創2008年10月3日以來高點。油價盤中一度勁揚1.3%,升抵每桶92.58美元。紐約期油去年漲幅為15%。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上漲9美分,每桶報94.84美元,創2008年10月1日以來高點。

【2011/01/04 中央社】@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2011.01.04 02:37 am
 

澳洲持續遭洪水肆虐,可能打亂未來數周的農產品供應,刺激市場擔心小麥供給緊縮,小麥期貨價3日應聲站上五個月來高點。

在澳洲這次鬧洪災之前,先前的大雨已經導致當地收成的小麥品質下滑,引發市場擔憂供給不足,進而推升小麥價格。澳洲是全球第四大小麥出口國。

3日傳出澳洲小麥出口恐遭洪水阻礙後,市場擔心供應恐進一步緊縮,刺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3月期貨應聲大漲3.8%至每英斗8.25美元,創五個月來高點,隨後走軟至每英斗8.15美元。

澳洲GrainCorp公司企業事務部經理金恩斯說:「我們當然沒辦法用鐵路載運任何貨物。」他說,從內陸地區運送作物到港口的載運作業先前已終止,國內作物配銷網路也大受影響。

昆士蘭省洪災已引發小麥供給疑慮。金恩斯預估,該省今年度的小麥收成量可能僅約100萬噸,僅占全澳洲總產量的5% 。

農作物分析業者澳洲作物分析者公司預期,今年度的農作物收成量雖達2,440萬噸,高於去年度的2,170萬噸,但其中約有1,000萬噸的小麥會被降至飼料級。

國際小麥價格去年上漲47%,是近三年來首次收漲。2008年和2009年因全球供應充足,小麥價格下跌42%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聖保羅29日專電】
2010.12.30 06:12 am
 

巴西政府為提振國內玩具廠商信心並打擊中國貨,決定將多項玩具進口稅率從20%調高到35%。

巴西玩具廠商同業公會(Abrinq)主席柯斯達(Sinesio da Costa)今天表示,自中國進口的玩具在巴西市占率已達60%,業界希望調高進口關稅後,進口和國產玩具銷量能夠重新取得平衡。

巴西並非唯一調高進口關稅的國家,南美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l)其他會員國,也採取相同措施。柯斯達指出,中國玩具在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國的市占率高達92%至99%,情況較巴西更為嚴重。

為維護南美共市會員國之間的利益,這些國家政府開始提供稽徵優惠,鼓勵巴西玩具業者前往其國內設廠;其中烏拉圭和巴拉圭的投資計畫已近完成階段。

柯斯達指出,南美共市的玩具零組件進口稅率自今年8月起已降至2%,有利擴展該地區產量。由於巴西不生產電子玩具,也無意投資製造這類產品,市場平衡應取決於提高娃娃和棋盤遊戲等玩具產量。

巴西業界估計,儘管提供稽徵優惠,南美共市地區仍需要5年左右時間,提振近3年萎縮的就業市場。柯斯達表示,當地每1人失業就等於為中國創造8個就業機會,所以過去3年南美共市玩具業的失業潮,進口和轉售鏈相當於為中國創造了12萬個就業機會。

儘管調高進口稅率,柯斯達相信業界不會將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玩具價格應會持平,差額將由進口商和轉售商吸收。

柯斯達表示,政府在年底公布這項措施合乎時宜,假如在10月12日巴西兒童節前1星期調高關稅,可能就會有很多投機商人趁機漲價。

【2010/12/30 中央社】@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2010.12.30 03:54 am
 

中國人民銀行連續七個交易日調高中間價,人民幣兌美元昨(29)日收盤價以6.6212元兌1美元,連續第二天創匯改以來新高價。人民幣近期走勢顯示,人行有意在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明年初訪問美國前,放手讓人民幣適度升值。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天報6.6247元,續創近一個半月來新高,並逼近2005年匯改以來的新高。受此激勵,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也跟著創新高。

上海一名銀行交易員告訴路透,明年初胡錦濤就將訪美,近期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很可能再次加大。為緩解此一壓力,明年1月中上旬人民幣應會維持一定的升幅,但基於對出口企業保護的考慮,升值幅度可能不會太大。

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人民幣持續升值是受多重因素影響。美元連日走軟,加上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重拾小幅升值,從保持有效匯率穩定的角度,給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提供了國際背景。

在國內政策需求方面,大陸基於「防通膨」需求,及國際油價重返90美元將誘發輸入性通膨壓力等因素,也是人民幣兌美元近期連續升值的重要原因。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昨天再次通報,又有數家企業及個人因外匯違規而遭受懲處,包括佛山和大連兩家房地產。

【2010/12/3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0.12.23 02:27 am
 

美國成屋銷售增幅都不如預期,不過房價出現三個月來首見上漲。
(彭博資訊)
美國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稍優於一個月前的統計,也高於第二季,但消費支出增幅不如上次公布的數據。另外,11月成屋銷售增幅不如預期,不過房價出現三個月來首見上漲。

美國商務部22日公布上季GDP最終值,成長率達2.6%,高於第二季的1.7%,也稍高於一個月公布的2.5%,但不如路透調查後預估的2.8%。


美股三大指數22日早盤在平盤附近狹幅震盪,標準普爾(S&P)500指數上漲0.18%至1,256.87點,超越2008年9月12日收盤的1,251.7點;那天是雷曼兄弟聲請破產的前一日。技術分析師指出,過去六個交易日來,標普有五日收盤離1,251.7點這個關卡不到1%,代表未來該指數仍有上漲空間。

目前的資料顯示,第四季經濟可望加速擴張,且明年還會繼續成長,主要是受惠於減稅政策將延長等措施,可補企業回補庫存以及振興方案刺激經濟動能趨緩的缺口。

上季GDP成長率微幅上修,主要是反映企業庫存高於先前估計,從上個月公布的1,115億美元增至1,214億美元,讓GDP 成長率增加1.61個百分點。扣除庫存後,GDP成長0.9%。


占美國經濟活動三分之二以上的消費支出,上季增幅從2.8%下修至2.4%,但仍創2007年第一季以後最快,也優於第二季的2.2%。企業支出增加10%,稍低於先前估計的10.3%,進口增幅不變,但出口稍微轉強。

商務部的GDP報告中看不到通膨壓力。聯準會(Fed)關注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扣除食物和能源價格後年率僅上升0.5%,低於先前估計的0.8%,是50年來最低。

全美不動產仲介協會(NAR)統計顯示,上個月成屋需求成長5.6%,經季節調整後換算成年率為468萬戶,不如彭博資訊調查後預估的475萬戶。但上個月成屋價格中位數比去年同期成長0.4%,達到17萬600美元,是8月來首見上揚,也高於去年11月的17萬美元。在正常情況下,成屋銷售應超過500萬戶。

【2010/12/2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台北22日電】
2010.12.23 12:45 am
 

美國第3季經濟成長年率為2.6%,顯示隨著企業和消費者增加開銷的信心提升,美國成長加速的力道可望延續到明年。

美國商務部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經上修,高於上個月發布的2.5%預測值,低於彭博調查統計的預估中值2.8%。庫存成長幅度高於原先預估,而家庭消費的增幅則下修。

收入增加、布希政府時代的減稅方案獲得延長,加上勞動市場有所好轉,都可能激勵美國民眾增加支出,提振占整體經濟約70%比重的民間消費。今天的數據另顯示,美國通貨膨脹速度寫下逾50年來新低,突顯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決議延長空前貨幣刺激政策的考量。

費城Janney Montgomery Scott LLC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勒巴斯(Guy LeBas)指出,今天的數據為2011年「穩定的成長步伐」奠定基礎,「缺乏通膨仍是美國經濟最大的下行風險,這樣的GDP擴張速度還不足以顯著改善失業」。

彭博調查71位經濟家對美國第3季GDP的預測範圍,從成長2.5%至3.3%不等。今天的數據為第3季GDP第3次、也是最後1次的報告。美國第2季GDP成長率為1.7%。

【2010/12/23 中央社】@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2010.12.23 03:40 am
 

儘管面臨工資上漲、棉花及化纖原料價格劇烈波動,以及「拉閘限電」等不利因素衝擊,但受惠於大陸經濟步入「新消費時代」,據估計,2010年中國紡織業獲利可望突破人民幣2,000億元(約新台幣8,900億元),較去年成長達40%。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紡織創新年會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說,過去中國紡織業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要素成本低。但2010年勞動力價格增長,及棉花、化纖等原料價格異常波動等事件顯示,中國紡織業已經告別低成本時代。

人民日報指出,今年大陸紡織業勞動力薪酬福利漲幅普遍在10%以上,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工資漲幅更高達20%。

其次,今年紡織原物材料成本比上年上漲約30%,其中棉花等上游原料成本漲幅最高超過一倍,漲幅之大創下15年來的新高。

報導稱,對紡織業而言,低成本時代的終結固然痛苦,但中國「新消費時代」的到來無疑是重大利好。

人民日報表示,國際經驗顯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000美元後,社會消費將更注重品質和品牌,中國紡織業恰好邁入這個消費新階段。

今年,大陸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的內銷比例進一步提升到82%,比2008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中國服裝零售量價雙升,服裝零售額累計成長85%,銷售量成長12.3%。

大陸紡織業另一個機遇是城鎮化。去年中國城鎮化率為46.59%,預計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59%。未來20年內將增加的3億多城鎮人口,必將縮小城鄉間的消費差距,也有利於紡織業的發展。

此外,大陸部分紡織廠開始涉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如:風力發電機葉片、人工心臟瓣膜、汽車安全氣囊等產業用紡織品纖維,也是紡織業獲利提升的原因之一。

據初步估計,2010年中國紡織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將突破人民幣4兆元(約新台幣20兆元),出口額將超過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元),利潤有望突破人民幣2,000億元。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010.12.14 03:38 am
 

黎巴嫩東部遭逢暴風雪,連耶誕老人娃娃都穿上一層「雪衣」。全球主要農作出口國飽受極端氣候肆虐,引發國際糧價高漲。
(路透)
極端氣候重創全球主要農業生產大國,美國中西部遭暴風雪侵襲,歐洲也陷入寒冬,中東地區下起冰雹,引發供應短缺疑慮,黃豆、玉米應聲上揚,棕櫚油創30個月新高,柳橙汁期貨也刷新三年紀錄。糧價狂飆意味著全球即將面臨一場糧食震撼。

美國中西部與美東地區相繼遭到風暴雪侵襲,幾乎全美的航班都大亂。盛產柳橙和草莓等水果的佛羅里達州因氣溫驟降,州長克里斯(Charles Crist)13日宣布佛州進入緊急狀態。消息公布後,柳橙汁1月期貨價格13日在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盤中大漲6.2%,達到每磅1.706美元,刷新2007年5月以來的紀錄。受供應緊縮疑慮影響,該期貨價格今年來已大漲32%。

隨著反聖嬰現象發威,全球各地天候都出現異常。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先前就以農作歉收為由,預估今年糧食將短缺3,740萬噸,為三年來首度供不應求。

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大棕櫚油生產國在大雨肆虐下,11月產量銳減11%至146萬噸,為五個月來最低;庫存量也減少8.7%至164萬噸,為四個月來首度下滑。

受供應緊俏影響,棕櫚油2月期貨13日盤中最多上漲1.3% ,達到每噸1,174美元,創30個月來最高;今年來棕櫚油已暴漲38%,連續第二年走揚。

吉隆坡益資利資本公司(ECM Libra)分析師程伯納說:「由於大雨持續重創農作,12月的預估產量並不樂觀,而且棕櫚油即將進入供應淡季。」據彭博資訊統計,包括一籃農作物和棕櫚油的價格,從50周均線突破100周均線後,至今共上漲近50%。過去十年內曾兩度出現這種情況,接下來兩年糧價繼續暴漲二至三倍,然後才登頂。如果歷史殷鑑可循,為來全球恐將面臨另一波糧食震撼。

FAO經濟學家阿巴斯安說:「我們最擔憂糧食庫存不足,目前的庫存無法因應明年農作大幅歉收的情況。」

他指出,先前俄羅斯乾旱導致農作嚴重歉收,刺激小麥價格今年8月衝上兩年高峰;玉米價格也從去年6月的谷底回升七成,「這一切顯示幾乎所有主要農作都供應緊俏,因此只要其中一種出現歉收,就會牽動其他作物的行情」。

【2010/12/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2010.12.14 02:27 am
 

路透中文網引述三位消息人士的話指出,10月中旬被中國人民銀行實施差別準備率的六大商業銀行,在本周到期後將再延長實施三個月。也就是中國銀行等六大商銀存準率將達到19%,顯示面對嚴峻的通膨壓力,大陸對於緊縮流動性毫不手軟。

10月中旬,人行曾針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及兩家股份制銀行民生銀行與招商銀行,實施差別存款準備率,要求這六大商銀存款準備率需較其他金融機構提高0.5個百分點,為期兩個月。

人行上周五才宣布再次上調所有金融機構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目前一般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率已達到18.5%。昨(13)日又傳人行要求存款量占中國金融機構存轉總額半數的六大商銀的差別存款準備率措施,在本周到期後需再延長三個月時間,顯示人行緊縮流動性的決心。

一名消息人士說,「被展期了…,也是意料之中的。(存款準備金)一邊上調一邊放,央行不會這麼做的。」另一消息人士也告訴路透,銀行已接到通知,上述差別準備金率實施期限將會「再延期三個月」。

華北一銀行人士表示,「現在銀行流動性這麼充裕,通膨又高,央行肯定不願意把(差別準備金率鎖定的)錢放出來。」

上海證券報報導,中共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前人行副行長吳曉靈表示,在當前形勢下,央行「緩加息、多調存款準備金率」是明智之舉。

吳曉靈指出,2003年以後,人行最大的任務就是在對沖過多的銀行間流動性。因大量外匯的流入使得商業銀行有過多的頭寸,央行不得不動用央票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對沖多餘的貨幣。

吳曉靈說,「我們被動地吐出那麼多基礎貨幣,主要用存款準備金率的手段把這些多餘貨幣收進來,因為用利率的手段受制於美國的低息壓力。」

大陸央行前貨幣政策委員樊綱在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周一刊出報導中指出,「存款準備金率仍有提高餘地」,央行提高存準率旨在對沖外匯占款導致的新增貨幣發行,未來外匯占款還會增加,意味著需要不斷採取措施。

【2010/12/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