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倫敦證交所(LSE)和多倫多證交所母公司TMX集團宣布合組新交易所,紐約泛歐交易所(NYSE Euronext)和德意志證交所(Deutsche Boerse)幾乎也在同一時間傳出洽商合併,儼然使得一度因金融海嘯而中斷的交易所整併趨勢,再度抬頭。 湯森路透資料顯示,過去十年來交易所合併交易共逾600件,總值940億美元。分析師指出,全球的交易所正積極尋求結盟機會,一方面能以進攻姿態制衡競爭對手持續擴大規模和另類交易系統興起的威脅,另一方面也想以降低成本作為抵禦的手段。有鑑於此,市場紛紛專注尚無動靜的那斯達克、CME和CBOE,會有什麼回應。 研究顧問業者Tabb集團創辦人泰伯認為,鑑於那斯達克市值51億美元,且專注於高度競爭的低毛利股市業務,該公司應該比較偏向併購者而非被併購的目標。那斯達克也可能先採取觀望態度,等到倫敦與多倫多證交所的合併交易完成,或是據傳正洽商合併的新交易平台Chi-X Europe以及Bats Europe交易完成後,再收購合併後的新公司。 英國每日電訊報引述紐約消息人士指出,在接連傳出交易所合併消息之後,那斯達克被迫認真評估情勢,然而那斯達克資產負債表相對之下並不強健,而且想介入正在進行的交易並不容易。 另一方面,經營美國最老選擇權交易所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控股公司,則被視為可能的併購目標,因其在快速成找的股票選擇權,和獲利頗豐的標普500指數(S&P)選擇權,市占率都很高。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集團公司一直被視為CBOE的潛在買主;那斯達克持續增加獲利更佳的選擇權等服務,也可能與CBOE結盟。 分析師另點名,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Exchange)公司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扮演併購交易的要角。
【2011/02/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雖然人民銀行在春節長假一結束就迫不急待地升息,投資人仍積極尋找獲利展望亮麗的企業,上海股市上周在汽車與日常消費品類股帶領下,連續第三周上漲。
上證綜指11日上漲9.17點或0.3%,以2,827.33點收盤。中國股市9日才結束長假恢復交易,三天的交易累計上漲1%。滬深300指數11日漲0.5%,收3,120.96點。
由於貸款成本增加、房市調控以及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持續上揚的衝擊,上證綜指自11月8日以來累計下跌11%。根據彭博資訊的統計,上海股市目前的股價是預估獲利的13.2倍,低於去年底時的16倍。
中國人民銀行2月8日並宣佈調高利率,是四個月以來第三次升息,顯示通貨膨脹壓力強大,政府不敢掉以輕心。
大眾保險公司基金經理吳侃:「若以現行股價和穩定成長前景來考量,家電、汽車等和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類股,目前很有吸引力。不過,我們仍處於緊縮階段,股價難望走升,市場也會憂心獲利成長前景。」
新華社並引述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的話報導,中國計畫今年投資逾人民幣300億元,建設農村公路網路。海螺水泥11日上漲3.8%,收人民幣31.20元。
滬深300指數10個行業股指中,日常消費品類股11日以1.5%的漲幅居首。福特汽車的商用汽車合作夥伴江鈴汽車,在發布1月份銷量達20,966部,比去年同月飆升40%後,10日股價漲停板,11日續漲2.8%,收29.52元。
上海汽車10日同樣飆升10%,11日再漲0.4%,報18.45元,已升抵三個月高點。
國泰君安分析師方欣在11日發布的報告中說,家電企業春節期間銷量攀升21.9%,高於去年同期的15.4%增幅,1月的獲利可能成長逾30%。青島海爾11日漲1.5%,報27.81元;九陽股份漲4.5%,報16.39元。
但另方面,旱災造成小麥價格迭創新高,中國總理溫家寶上周承諾抗擊旱災後,北大荒股價自三個月高點回落,11日跌1.4%,收14.99元。氣勢如虹的登海種業跌0.1%,報68.49元,七個交易日急漲21%的長紅為之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