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全球新聞 (2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0.10.29 08:18 am
 

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意外減至三個月來最低,就業市場似有好轉跡象。
(彭博資訊)
日本銀行(央行)28日維持利率不變,並公布5兆日圓(610億美元)收購資產方案細節,將把債信評級較低的公司債納入收購範圍,擴大量化寬鬆政策。日銀並提早下次開會時間,就緊接在美國聯準會(Fed)決策會後。

日本央行決定維持基準利率在0至0.1%不變,該行本月5日公布的資產收購計畫細節也於28日出爐。日銀除了將購買3.5兆日圓的長短期公債外,還將收購規模上看5,000億日圓的公司債,最特別的是日銀這次降低門檻,只要是評級在投資等級最後一級BBB以上的公司債,都符合收購標準。

此外,日銀把下次政策會議日期,從11月15至16日提前至11 月4至5日,以便為儘快啟動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及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收購計畫預作安排。Fed訂11月3日(台北時間11月4日凌晨)公布利率決策。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說,日銀決定提早開會,相當令人意外,尤其時間選在Fed會後,代表日銀想立即因應Fed任何寬鬆政策引發的市場反應,尤其是匯市的反應。

他認為,此舉顯示日銀「已經準備好參加競貶貨幣比賽」。

日銀總裁白川方明28日在會後告訴記者,如果經濟狀況持續惡化,央行可能考慮擴大資產收購方案,但他否認提前下次開會時間與Fed有關。

東京Totan研究公司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加藤預測,日銀最快可能於下個月初把注資規模擴大一倍。

央行雖不直接負責外匯政策,但Fed的寬鬆政策讓美元兌日圓匯率直逼空前新低,大幅削弱日本出口。日銀已表示正密切注意日圓升值的影響。

日本央行同日也公布經濟半年報,預估到明年3月底止的本年度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成長2.1%,低於7月時預估的2.6%。2011年度GDP成長率預測值維持在1.8%,2012年度目前預估可望加速至2.1%。

另外,日本消費者物價將持續下跌,主要是受日圓升值,壓低進口物價影響,不過日銀預估到下個會計年度通膨就會轉正為0.1%,到2012年度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上揚0.6%。

【2010/10/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綜合報導】
2010.10.29 03:32 am
 

「2010年第三季中經產業景氣指數」昨日發布,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第三季八大重點產業景氣度(景氣標準為100點)分別為:裝備製造102.0點、家電100.3點、煤炭101.8點、石化102.1點、水泥102.3、鋼鐵100.8點、乳製品97.7點、紡織101.0點。

 

中經景氣指數以100點為基準,100點以上表景氣正在上升,100點以下表示景氣正在下跌。依此,八個行業中以裝備製造業的景氣最好,唯一呈現下跌的是乳製品行業。中經產業景氣指數報告全面分析八個重點產業第三季度的運行狀況,並提出第四季產業發展趨勢預測和建議。

這項報告由北京經濟日報社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與大陸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共同研究編制。下列為八個產業的第三季景氣趨勢:

裝備製造業保持連續四季的上升態勢,達到近年最高水準。裝備製造業的高景氣度,得益於內需旺盛。以汽車、電器、軌道交通等為主的消費升級市場,和以能源結構調整為核心的能源裝備市場,成為裝備製造業今後的發展主流。第四季裝備製造業將保持增長,但增速趨緩。

家電與第二季相比是持平,明顯好於業界預期,代表家電的穩定增長進一步鞏固。第四季家電業依然面臨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影響,生產經營壓力加大。

煤炭保持平穩上升,但走勢趨緩。煤炭產業從業人員數目比去年同期增速繼續加快,煤炭產業利潤合成指數、產品銷售收入、稅金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速回落。第四季煤炭景氣將繼續上升。

石油和化工行業呈平穩較快增長。8月份,主要產量較快增長;市場供需基本穩定,價格總體穩中上揚;進口增速明顯回落,出口保持較好形勢;行業投資平穩增長。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成本上升的壓力繼續加大;上半年各項宏觀調控政策的疊加效應逐步顯現;世界經濟復甦放緩,行業出口面臨複雜局面。

第三季水泥產業與上季基本持平。水泥出口額和水泥產業稅金總額及同比增速均呈現上升,水泥產品產量、產品銷售收入、從業人員數等指標呈現絕對量季節性增加、同比增速下降的狀況。在各項調控政策,以及水泥剛性需求不斷增大等影響下,第四季水泥將繼續平穩發展,景氣保持正常水平。

鋼鐵業生產、投資等指標增速相對於第二季明顯回落。在各項調控措施力度加大,以加強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為主,抑制鋼鐵產能過快增長、推進淘汰落後產能,取得明顯成效。第四季在保障房建設加速、部分下游行業需求增速環比回升之下,鋼鐵業部分指標增速將由大幅下滑轉為低位企穩,利潤環比將由降轉升。

乳製品景氣比上季略有下降,但總體平穩。乳製品出口和利潤指標加速回暖,產量和銷售均有增長,企業虧損縮小,盈利整體趨好,效益穩步回升。在政策持續拉動,以及市場需求回暖之下,第四季乳製品生產經營有望回升向好。

第三季紡織業多項指標呈不同程度好轉、景氣狀況繼續向好。受市場需求旺盛、行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去年低基數效應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紡織發展態勢總體良好。受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產能影響,第四季化纖行業生產或將遇冷,生產下行壓力較大。(中經產業景氣指數及相關報導,由北京經濟日報獨家提供本報)

【2010/10/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台北報導】
2010.10.29 03:32 am
 

中共官方兩年來首度未提「適度寬鬆貨幣政策」,顯示金融海嘯以來的大陸宏觀調控政策基調正在悄悄轉向。有專家認為,北京當局將在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敲定政策轉為審慎與穩健的新基調。

大陸國務院辦公廳27日發布25日舉行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報,但公報全文中獨獨沒有提到兩句關鍵詞,就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香港經濟日報分析,中共官方文書向來「字字珠璣」,未經審慎推敲前不可能對外發布,任何一句話都有含義,而若刪除某些字句更有特殊意義。

中共官方文書首次出現「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會後公報。那次會議同時決定將實行規模達人民幣4兆元的經濟刺激方案。

換句話說,金融海嘯以來北京當局採取的寬鬆財經政策,至此劃下句點,將逐漸走回金融海嘯前的「穩健的財政政策」及「從緊的貨幣政策」。

深圳商報報導,大陸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27日在深圳參加首屆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風險管理年會時表示,接下來中南海敲定宏觀調控轉向的時機,很可能就是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巴曙松說:「整個『十二五』期間,宏觀調控的政策基調很可能是防止經濟增長偏快過熱,比如說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我估計不再會繼續提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可能會轉向審慎、穩健。」

豐銀行亞太區聯席研究主管屈宏斌日前表示,大陸宏觀調控不需要新的政策,並預期目前偏緊的政策做法將會持續下去,短期內既不會變得更寬鬆,也不會更為緊縮。

他預期,為確定能抑制通膨,年底前中國人民銀行可能再升息一碼,但不至於祭出其他貨幣政策手段。

【2010/10/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
2010.10.26 08:28 am
 


20國集團(G20)達成避免「競貶」貨幣的共識後,美元兌主要貨幣匯價25日全面走軟,其中兌日圓再刷新15年低價,已瀕臨80日圓大關,近期可能跌破79.75日圓歷史低點。市場預期亞洲各國央行不會再強力阻升本幣,是亞幣升值的主因。

G20財金首長上周末在南韓首爾集會達成的共識雖無拘束力,但已足以紓解投資人對各國競相貶抑貨幣的憂慮。現在匯市焦點已轉回G20會議前的全球成長主題,投資人再度踴躍買進高收益國家的資產。

美元兌日圓匯價25日早盤一度跌至80.41日圓,比前市收盤重挫0.97日圓,跌幅1.2%。三菱東京日聯銀行資深交易員說,美元本周可能測試1995年4月創下的二次戰後最低價位79.75日圓。他解讀G20上周末的聲明表示各國不贊成再干預匯市,並說:「我預期日圓本周就會創下歷史新高。」

追蹤美元兌一籃貨幣匯價的洲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25日跌至76.910,為1月以來最低水準。歐元25日盤中攀至兌1.4080美元,比前市大漲0.9%。亞幣兌美元也同步走高,星元升值0.8%,韓元與馬元也升值0.6%。

紐約瑞士信貸外匯分析師的報告說:「G20會議的風險去除後,市場重拾過去六周來的趨勢,美元全面走貶。投資人偏好新興市場國家資產,也助長美元跌勢。」

分析師認為,這次會議顯示G20在處理匯率的敏感問題已有顯著進步,不能以毫無結果看待。

另一美元利空因素是,聯準會預料下周起將開始採取「量化寬鬆」措施,挹注大量美元進入市場,以刺激疲弱的美國經濟。

【2010/10/2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10.10.26 03:54 am
 

大陸柴米油鹽漲價風四起,繼上周食用油漲價4%至20%不等後,傳成品油周二將跟進,益增通膨壓力。圖為北京一家超市內販售的食用油。
(彭博資訊)
中國大陸10月以來柴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的漲價風四起,成品油價格也於今(26)日跟漲,為五個月以來首次,使得9月已登上今年最高點的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續成長的壓力益增。

 

綜合香港媒體報導,在大米、麵粉、砂糖、肉蛋奶等食品和食材漲價後,食用油也因國際大豆價格上揚,近日開始漲價逾一成。儘管大陸國家糧油儲備中心拋售30萬公噸的儲備菜籽油,仍難抑制價格上漲。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價格瘋漲的棉花,目前漲勢未停,大陸國家棉花儲備已經告急,棉價調控前景不容樂觀。

大陸央行去年開始實施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上通膨預期不斷升溫和游資炒作,導致今年來農產品價格接力漲價。棉花、大豆等價格上漲,已開始造成下游的布料、服裝、食品等價格攀高。

報導指出,大型食用油生產商的漲價計畫,兩周前就已經報到大陸國家發改委備案。大陸最大糧油交易商中糧集團指出,預期旗下品牌的食用油漲價幅度將在10%左右。

在收到廠家漲價通知後,武漢、瀋陽等多個城市的食用油,上周起陸續漲價,其中某知名品牌的5公升裝大豆油零售價格,從人民幣48.9元漲到57.9元,漲幅達18%。

北京晚報也報導,北京的超級市場陸續接到大型食品油廠商的漲價通知,其中指出大豆油和調和油售價平均調高幅20%左右。有超市明確表示,本周將開始漲價。

由於庫存有限,上周杭州一些超市開始限制消費者團購,例如消費者一次最多只能買10瓶食用油,超過10瓶需要經過相關部門審核。

為了平抑食用油價格,大陸國家糧油交易中心上周宣布拋售30萬公噸的國家儲備食用油,這也是中共官方今年首次在市場大規模釋出儲備油。大陸食品業者預計,近期官方還會釋出60萬公噸的大豆油。

事實上,大陸砂糖10月起全面漲價約13%,大陸商務部已多次投放儲備糖以平抑價格,24日更宣示要進一步加大砂糖和食用油市場的調控力度。

大陸國家發改委昨晚宣布,從今日起汽油、柴油價格每公噸分別調升人民幣230元和220元。

若換算為每公升漲幅,汽油為每公升調漲人民幣0.17元(約新台幣0.78元),柴油為每公升調漲人民幣0.19元(約新台幣0.87元),漲幅各為2.88%和3%。

 

 
 

【2010/10/2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0.10.22 08:27 am
 

美國財長蓋納呼籲G20各國朝同一套匯率政策標準靠攏。
(美聯社)
美國財政部長蓋納在G20財長會議前夕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呼籲各國建立一套匯率政策規範,同時打算推出「數值化」的標準,助全球經濟恢復平衡。蓋納並表示全球主要貨幣匯率「大致合理」,暗示美元已貶夠了。

蓋納受訪時表示,他會利用22日在南韓慶州召開的G20財長會議,敦促各國致力讓世界經濟「重新平衡」,減少對美國消費者的依賴。他也提到目前各國對「公平」還沒有共識,只要同意匯率政策的指導原則就好,「朝一套匯率政策的規範靠攏。」

他說,美國正在研究遊說各國同意「維持外部失衡在較能持久的水準」。路透引述外交人士說法報導,華盛頓打算提案要各國把經常帳順差或逆差限縮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以內,但德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國財金官員,馬上群起質疑或反對。

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雷22日表示,總體經濟微調和量化的目標,並不是正確方式。俄羅斯副財長和印度官員也認為,美國不會得逞。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姚堅上周說,其他國家無權評斷他國的貿易順差水準是否合理;巴西和印尼財長可能不會出席G20財長會。

受訪時蓋納把全球貨幣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無論以任何標準衡量都是遭低估」的貨幣,尤其是中國的人民幣。不過他也說,如果人民幣能按照9月來的速度持續升值,有助矯正被低估情況。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態度也很重要,如果也跟著人民幣升值,中國應該比較願意前進。

第二類是「匯率政策有彈性,會干預或課稅以降低貨幣升過頭、資產泡沫和通膨增溫風險」的新興經濟體之貨幣。美國倒不反對這些做法。

第三類是「主要貨幣」,而這類貨幣目前的價格「大致合理」,暗示他認為美元兌歐元和日圓沒必要繼續貶值。蓋納強調,美國並沒有故意讓美元貶值的政策。

市場解讀這是暗示美元已經貶夠了,美元兌歐元和日圓21日在亞洲盤一度暴漲0.66%和0.91%,但漲勢只是曇花一現。紐約早盤美元兌歐元最低跌0.62%至1.4051美元,兌日圓最低下跌0.21%,報80.92日圓。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第三季經濟成長 減速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10.10.22 03:44 am
 
 
資料來源:大陸國家統計局、彭博資訊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三季大陸經濟成長率為9.6%,略高於一般預期的9.5%,但低於第二季的10.3%與第一季的11.9%,是一年來最慢的一季。

 

綜合中外媒體報導,第三季經濟成長減速,主因去年同期比較基期較高。中國大陸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如預期,在食品價格持續推升下達3.6%,但大陸國家統計局認為2010全年仍有望達成3%目標,部分市場專家卻認為通貨膨脹實際成長速度遠高於此。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目前統計數據嚴重低估實際通膨水準,物價上漲速度甚至可能已經達到兩位數。他指出,實際物價上漲速度遠超出上述數據,多種商品價格幾乎成倍上漲。雖然人行才調高存放款基準利率,但是調幅遠遠不夠。謝國忠說:「目前通脹形勢已非常嚴峻。如果長此下去,中國會面臨通脹危機。」

他認為,由於過量貨幣發行帶來巨大泡沫,大陸經濟目前正「懸在空中」,解決這種形勢的唯一辦法,就是持續升息,且至少要在目前基礎上再調高三個百分點。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1)日公布,9月CPI年增率為3.6%,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為4.3%,小幅超越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4.1%。

在最令人矚目的CPI,統計局數據顯示,通膨並非全面上揚。儘管占CPI三分之一份量的食品價格,9月年增率高達8%,但核心非食品通膨卻降至1.4%,低於去年同期的1.5%。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強調,官方並未低估實際通膨水準,因為統計局發布的CPI統計是科學的,涵蓋生活消費和服務的八大類,包括600多種代表規格品,實際涵蓋整個生活消費支出的許多方面。

他提到,目前大陸有物價上揚的壓力,今年前九個月的CPI年增率為2.9%。以目前形勢而言,「實現國民經濟10%以上的增長,物價保持3%左右的水平是有可能的」。

【2010/10/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汪莉娟/綜合報導】
2010.10.19 02:53 am
 

昨(18)日閉幕的中共第17屆五中全會一如預期,通過中共中央對「十二五」規劃建議稿,確定了未來五年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的架構,並提出保經濟平穩增長與保民生並重,而大陸國務院最新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在這五年挑起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責大任。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綜合中外媒體報導,新華社公佈的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大陸在十二五期間的主要目標,包括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等,而且在強調經濟發展同時,將更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及更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分析師張永軍說:「目前只是出一個公報,後續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具體目標,要等到明年3月兩會通過後,但公報已經給出的十二五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大陸財政部財科所教授孫鋼也表示,大陸每次制訂的五年規劃方向策略都很明確,但更重要的是要能落實,具備可以操作的政策,才能確保實現政策目標,「尤其是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劃分。」

公報中提到推動「十二五」規劃的策略,在「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這一項中,就提到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

根據大陸國務院昨天公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並在中共官方的目標是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要到8%左右,並於2020年達到15%左右。

這份達7,000多字的內容,與國務院常務會議9月8日通過的同樣決定詳細許多,除了首度列出上述的量化目標,還詳列七大產業的各自重點方向及發展任務。該決定中說:「再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重點產業調整轉型升級」課題組曾估計,十年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值將上看人民幣10 兆元(約新台幣47.4兆元)。另外,中共五中全會聲明最後有提及兩岸關係,其中指出在十二五期間,「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積極擴大兩岸各界往來,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2010/10/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綜合報導】
2010.10.19 02:53 am
 

經濟日報/提供
後ECFA時代,兩岸直接投資動能活絡,截至今年9月底,大陸累計批准台資項目8萬2,202個,實際利用台資513.2億美元,折合新台幣逼近1.6兆元大關。

新華社昨報導,按實際使用境外投資金額統計,台資在大陸累計投資金額,已占大陸全部吸收境外資金的5%。

今年1到9月,大陸共批准台商投資項目2,141個,比去年同期成長21.4%;實際使用台資金額48.69億美元,其中,9月實際使用台資2億美元,較8月上升25%。

根據大陸商務部統計,今年前八月,外資對大陸直接投資前十名,台灣名列第二,僅次香港,但高於新加坡、日本、美國、韓國與歐洲主要國家,顯見兩岸投資往來依存度日深。

兩岸貿易額部分,新華社報導,來自商務部的最新統計也顯示,今年1至9月,大陸與台灣的貿易往來金額為1,074.3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較去年同期大增45.9%。

其中,大陸前九月合計出口到台灣的金額為212.4億美元,年增率52.6%;相較下,台灣出口到大陸的金額為861.9億美元,年增率為44.3%。

根據統計,9月單月,大陸與台灣的貿易金額為128.6億美元,較8月上升1.6%。其中,大陸出口到台灣的金額為25.7 億美元,較8月上升6.6%。

相較下,大陸從台灣進口的金額為102.8億美元,僅較8月微幅上升0.4%。不論前九月或9月單月數據均顯示,ECFA的簽署,除了讓兩岸貿易增溫,也讓大陸對台灣的出口更加暢旺,年增率有大幅攀升跡象。

【2010/10/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2010.10.13 06:46 pm
 

美元走弱,亞幣走強、人民幣又創新高,帶動新台幣走升;盤末央行阻升,但新台幣仍升值1.1角,收30.960元,再創兩年多來新高,台北及元太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11.26億美元。

匯銀人士表示,最新公布的美國聯準會(Fed)會議記錄顯示,Fed可能很快就會採取二次量化寬鬆政策,衝擊美元行情,也帶動歐元與亞幣升值幅度。其中人民幣兌1美元中間價6.6693再創匯改以來新高,再加上台股開盤上漲,新台幣開盤後升值一度接近3角。

匯市分析師說,台股今天雖然收小紅,但走勢震盪,加上央行緊盯熱錢,仍有外資匯出與美元買盤力道,讓今天匯市多在30.800到30.900元上下震盪。尾盤央行阻升,新台幣升值1.1角,收30.960元,本週以來兩度升破31元,仍是2008年8月以來新高。

匯市分析師表示,央行雖有將新台幣拉回31元的空間,但都讓新台幣緩步往30元走,可見央行體認亞幣升值的壓力,緩步升值應該是央行的基調,短期內央行應該會力守30.5元的關卡。

國際匯市方面,台北時間下午5時30分左右國際匯價,1歐元兌1.3993美元,1美元兌81.910日圓、兌1122.6韓元。

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天開盤價為31.070元,盤中最高30.780元、最低31.070元,終場收30.960元,升值1.1角,成交金額7.09億美元。

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天開盤價為30.785元,盤中最高30.785元、最低30.920元,終場收30.825元,升值1.4角,成交金額4.17億美元。

【2010/10/13 中央社】@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曼谷13日專電】
2010.10.13 10:13 pm
 

由於今年出口可望成長20%到30%,泰國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7%到8%,比先前預估的4%到5%還高,主要是因為出口表現不錯,有利經濟擴張。

泰國總理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指出,帶動泰國出口成長的原因之一是東南亞國家協會會員國展開自由貿易,並與中國、日本、印度、澳洲和南韓等國進行經濟合作。

艾比希指出,一旦全球經濟開始復甦,東協貿易也會快速擴張。未來5年,東協人口可望增至7億人,東協10國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會超過2兆5000萬美元,逐漸成為帶領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地區。

泰國今年出口成長表現不錯,但泰銖勁升也造成出口商不小的壓力,泰國內閣昨天恢復課徵預扣稅等措施,但泰國商會(Thai Chamber of Commerce)認為這些措施還是不夠。

泰國商會主席杜希(Dusit Nontanakorn)指出,商會將召開會議,屆時會再向政府提出其他控制泰銖走升的措施。

杜希也表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下週召開,應該不要釋出任何訊息,以免造成泰銖進一步升值。

【2010/10/13 中央社】@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2010.10.14 05:05 am
 

大陸央行昨(13)日公布第三季外匯儲備統計,9月底餘額2.65兆美元,較6月底激增1,940億美元,因第三季貿易順差僅656億美元,專家估計,第三季熱錢流入占外匯儲備增加比重高達四成,且為第一季熱錢流入的7.7倍之多。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公布9月底外匯儲備餘額為2兆6,483億美元,繼續保世界第一。細究大陸外匯儲備「暴肥」原因,外人證券投資(俗稱「熱錢」)估達763億美元,不但是第一季的7.7倍,且占第三季外匯儲備增加金額1,940億美元39%比重。

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表示,估算熱錢占一國外匯儲備(或存底)的流量比重,可用外匯儲備增加金額,減去同期間貿易順差、外人直接投資及外匯儲備產生的孳息收益。

假設大陸外匯儲備年報酬率5%,以6月底外匯儲備2.4兆美元估算,第三季孳息收益約303億美元。

外人直接投資部分,因9月數字尚未公布,假設9月與8月相同,均為76億美元,如此第三季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221.2 億美元。

黃蔭基說,將第三季激增的1,940億美元外匯儲備,減去貿易順差653億美元、外人直接投資221億美元、孳息收益303億美元,不難推估大陸第三季熱錢流入金額達763億美元。

由於大陸第一季資本帳呈現淨流入、第二季為淨流出,將第三季與第一季相比可知,今年下半年來,人民幣與美元脫鉤、人民幣再度回歸匯率改革機制的正常道路後,第三季熱錢湧入數量較第一季激增。

大陸第三季外匯儲備激增,熱錢貢獻四成,這比台灣在外資熱情流入時,熱錢占外匯存底比重最高不超過三成的數字還要驚人,足見人民幣蒙受的強大升值壓力。

在此情況下,黃蔭基研判,大陸勢必加快資本帳的鬆綁腳步,讓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與一般散戶可更自由與更大幅度的投資境外有價證券,並且鼓勵企業境外併購等直接投資。

【2010/10/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0.10.14 05:05 am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13)日表示,兩岸經合會最遲年底前啟動運作。據瞭解,兩岸經合會將下設貨品、服務業、爭端解決、投資等工作小組,由司、局級官員主導,每半年召開一次例會。

吳敦義昨天出席經濟部主辦全國標準化獎頒獎時說,兩岸經合會定調為海基會與海協會架構下的非正式組織,最遲會在年底前運作。據瞭解,陸委會已授權海基會就兩岸經合會組成架構、運作方式與彼岸協商,近期將有腹案出爐。

知情官員表示,兩岸已有默契,未來兩岸經合會由副部長級官員主導,我方是經濟部次長梁國新,彼岸是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

經合會將設各個工作小組,包括貨品貿易、服務業貿易、爭端解決機制與投資等,由司、級局官員擔綱,未來將每半年召開一次例會,檢視兩岸經濟協議(ECFA)。

官員說,ECFA9月生效後,兩岸後續有關投保協議、貨品貿易、服務貿易等下階段談判,仍是由司、局級官員作為一線談判代表。

18日(下周一)我原駐科威特代表、內定國貿局局長卓士昭將走馬上任,他將成為我ECFA新任談判代表。

【2010/10/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綜合報導】
2010.10.14 05:05 am
 

繼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兩個月轉佳後,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企業景氣指數捎來連續六季走升的佳音,企業家信心指數部分也較第二季提升。

路透社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三季企業景氣指數為137.9,比第二季提高2.0點,且是連續第六季走高。據統計局定義,指數在100以上,代表景氣趨於上升或改善;低於100代表趨於下降或衰退;等於100意味景氣變化不大。

景氣指數增加最多的前三個行業為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分別較第二季增加5.1、4.9和4.4點。

與此同時,各登記註冊類型的企業景氣,連續五季位於景氣區間,但大小有別。其中,中小型企業景氣繼續提升,大企業小幅滑落。

中、小型企業第三季景氣指數分別為137.0和119.7,較第二季增加1.7和4.1點;大企業景氣指數為160.2,比第二季小幅回落1.7點。另外,東中西部地區的企業景氣繼續上升;國家重點企業、上市公司企業景氣指數從景氣高點略有回落。

企業家信心指數也同步呈現回升,調查顯示,第三季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5.9,比第二季提升2.9點。第三季多數行業的企業家及大中小型企業的企業家信心均有提升

各註冊類型企業企業家信心平穩或有所提高,東中西部地區企業家信心全部提升。

其中,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均比第二季提高,只有社會服務業企業家信心指數比第二季小幅回落。

根據統計局定義,企業家信心指數綜合反映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的看法和信心,企業景氣指數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景氣狀況。

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的優點是行業覆蓋面較廣、綜合性較強, 缺點是不如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 (PMI)靈敏,因前者兩個指數反映的是各大行業在三個月內的平均變化。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2010.10.12 04:02 am
 

熱錢湧入亞洲,加上人民幣推波助瀾,昨天日、韓、新、台及歐等非美貨幣再飆高;特別是日圓,一舉攻破一美元兌82日圓大關,再創十五年新高。

匯銀人士說,昨天日本股匯市因「體育節」休市,日圓在國際匯率卻一路被炒高,最高飆到81.51,創15年新高。

市場預測,日圓有機會衝破1995年的79.75日圓歷史高點,「市場都認為,下一次日本央行再出手時,應是日圓再創新高時候。」

匯銀人士說,貨幣大戰越演越烈,市場原把希望寄託在上周召開國際貨幣基金(IMF)會議,但該會議結論卻讓人失望。

同時,上周五美公布非農業就業人口數據,顯示其景氣復甦力道疲弱,市場預估,Fed將擴大量化寬鬆規模,刺激低迷的景氣,致美元重挫,亞洲貨幣全面飆漲。

昨天美元指數(一籃子貨幣)再挫低,跌破77大關,最低摔到76.933,創近十個月新低。

【2010/10/12 聯合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2010.10.12 04:02 am
 

人民幣匯率昨天再創匯制改革以來新高,帶動新台幣匯率直衝31元大關,終場以30.998元收盤,創兩年兩個月新高價,升值9.7分。

這也是自2008年八月初以來,台幣首度升破31元關卡。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中國央行引導下,昨天持續走揚,終場升破一美元兌6.67元,以6.6678元收盤,升值0.28分;累計自六月中旬中國重啟匯改以來,升值百分之2.38。

市場人士表示,昨天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盤中最高升值4.5角,直逼30.219元的「馬英九防線」;最近熱錢猛炒台幣,若非央行阻升,台幣早就飆破30元了。

銀行主管說,30.219元是馬總統上任後最高價;`這也可觀察台灣經濟轉好後,央行是否默許台幣仍有升值空間。

匯銀人士透露,昨天外資匯入約二億美元,約合60餘億元台幣,這波外資不僅來自歐、美國家,且有不少大額且較罕見的香港資金湧入,「以前很少有用港幣計價的資金匯進來,但最近用港幣計價資金明顯變多,進來的金額都很大。」

大型外匯銀行主管也指出,隨著台幣一路飆升,港幣大跌,上周起各銀行陸續接到以港幣計價,即自香港匯入的資金,「大概是看好兩岸經濟協議(ECFA)題材,他們想複製香港經驗,吸引港資登台。」

大型銀行交易員說,昨天台幣震盪幅度變得很大,「央行讓台幣升破31大關,大家都很意外。」但現在台幣走勢很難判斷,主要是昨天台、日、韓股市均走跌,僅大陸和香港股市上漲。

【2010/10/12 聯合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台北10日電】
2010.10.10 08:07 pm
 

在美元走弱、熱錢流向亞洲之際,新興亞洲貨幣上週連袂上揚;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上週一度升至30.675元,在央行阻升下,上週五新台幣收31.095元,一週升值0.69%。

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台北時間10月8日下午5時左右的國際匯價,在資金往亞洲移動之際,上週亞洲10國貨幣,除印尼盾、馬來西亞幣貶值外,其餘貨幣均升值。

由於美元走貶,推升原油等商品價格上漲,俄羅斯盧布一週勁揚1.65%,報29.957盧布兌1美元,升幅居亞幣之冠。

另外,日本央行10月5日意外宣布將指標利率自0.1%調降至0%至0.1%區間,並宣布成立5兆日圓基金收購公債等資產,但卻無法阻止日圓升值態勢,日圓兌美元週線升值1.08%,報82.33日圓兌1美元。

韓國今年經常帳盈餘可望超出預期,日前公布外匯存底增至289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儘管韓國央行及金管會宣布將於10月19日至11月5日間對銀行外匯交易進行聯合金檢,韓元週線仍相對美元升值0.92%至1120.1韓元兌 1美元。

菲律賓披索上週升0.90%,報43.45披索兌1美元;新台幣上週升0.69%,報31.095新台幣兌1美元。

泰銖上週升值0.40%,報30.07泰銖兌1美元;印度盧比升0.26%,報44.365盧比兌1美元;人民幣因十一長假之故,上週五開市強勁升值0.19%,報6.6720人民幣兌 1美元。

此外,市場開始擔心亞洲央行干預匯市動作轉趨積極,印尼盾及馬來西亞幣週線回貶,貶值幅度分別為0.17%與0.91%,分別報8933印尼盾兌1美元、3.1138馬來西亞幣兌 1美元。

今年以來,亞洲貨幣兌美元匯率均升值,其中日圓升值12.98%居冠、泰銖升10.97%、馬來西亞幣升10.04%、菲律賓披索升6.24%、印尼盾升5.27%、印度盧比升4.87%、韓元升3.91%、新台幣升3.01%、人民幣升2.32%、俄羅斯盧布升0.26%。

【2010/10/10 中央社】@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2010.10.06 08:21 am
 

中央銀行外匯局長林孫源昨(5)日說重話,強調「(外資)要買股再匯入,不要Parking(停泊)在帳上。」市場解讀,這是央行向炒匯投機客下最後通牒,如果外資熱錢再不知所進退,央行不排除祭實際管控措施。

林孫源說,外資匯入後一周如果沒按照申報買股,央行便將通知保管銀行。匯銀主管表示,央行已經要求國銀少掛單,也不能做美元空單,「擺明就是要專心對付投機客」,最近銀行也忙著通知客戶「央行玩真的」,請客戶最好先避風頭。

銀行主管指出,央行現在是採道德勸說,請投機客有所節制,下一步就可能有實際動作。據了解,近期國銀已接到央行通知,要求銀行除了有實質需求,並準備好單據明細,否則不得在市場任意進出,銀行一不聽話,央行除直接打電話來,還會不定期抽查銀行是否有炒匯嫌疑。

林孫源表示,近期外資匯入多數仍是購買有價證券,然而的確有些資金只停留在新台幣帳戶內,這部分央行會隨時注意。

【2010/10/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2010.10.06 03:43 am
 

熱錢湧入台灣炒升新台幣匯率,中央銀行強力阻升台幣,加上歐元兌美元升值,造成9月底我國外匯存底暴衝,突破3,800億美元大關,達到3,805.05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較8月底大幅增加84.42億美元。

央行指出,我國外匯存底目前仍名列全球第4大,僅次於中國、日本及俄羅斯。

央行官員解釋,9月分外匯存底大增,主因是歐元等對美元升值,以歐元等幣別持有的外匯折成美元後,金額增加;加上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以及外匯持續匯入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際美元走弱,歐元、日圓、英鎊及瑞士法郎及加拿大幣等非美貨幣全面勁升,也讓我國外匯存底「進帳」不少,特別是在外匯存底中,所占比重相當高的歐元,因9月分勁升7.58%,連帶的9月分我外匯存底暴增逾84億美元。

據了解,隨美元走軟,除歐元勁升外,9月分包括英鎊、瑞郎和加幣升幅都超過3%,日圓也升值2.28%。

【2010/10/06 聯合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五日電】
2010.10.06 08:10 am
 

日本央行日本銀行五日召開的金融政策會議,認為日圓急速升值及世界經濟減速,讓日本國內景氣搖搖欲墜,因而緊急宣布降低利率,日本實質上再度降為零利率。

這是時隔四年三個月來,日銀讓零利率政策復活,日本人再度步入把錢存在銀行,幾乎連一毛錢利息都拿不到的景況。

日本銀行從四日起召集為期兩天的金融政策會議,出席的幹部認為,雖然日本景氣有緩慢復甦的徵兆,但因為日圓急速升值,及美國經濟減速,景氣改善的動向嫌弱,經濟成長率有可能下滑,可能大幅推遲日本脫離通貨緊縮的時期。

為此,日銀認定繼八月實施的金融緩和措施之後,必須實施更進一步的推動金融緩和措施,才能夠打破目前的停滯局面。日銀決定,將政策利率從現在的年百分之零點一左右,調降到百分之零至零點一的範圍,等於又回到實質的「零利率」狀態。

日銀並表示,這次零利率實施的期間,要等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率達百分之一程度的正水準(現在為負)後,才會停止。日銀的「零利率復活」,是從二○○六年七月、時隔四年三個月,再度導入此一金融政策。

另一方面,日銀為了讓各種利率降低,刺激投資市場熱絡,將設置卅五兆日圓的基金,以便購買國債、公司債以及上市投資信託與不動產投資信託等金融商品,將這些資產擔保後,以極低的利率供應市場資金。

日銀利用這種資產的購入方式,進行綜合性的金融緩和作業,是相當罕見的,等於以明確姿態向市場宣示,將以政策總動員的方式支持景氣全面復甦。

東京股市對日銀實施零利率政策表示歡迎,日經指數上漲一三七點七,以九五一八點七六作收,漲幅百分之一點四七。日圓匯率應聲下跌,價位在下午六時左右是一美元兌八三點三六至八三點三八日圓。

【2010/10/06 聯合報】@ http://udn.com/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