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新華社港臺部供本報專用稿】
2011.04.07 03:45 am
 

大陸央行自4月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分析認為,市場對本次加息早有預期,目的仍然是針對高居不下的通膨。持續加息一方面有利於緩解負利率狀況,另一方面也抬高了企業融資成本和房貸者的還款壓力。

專家認為,預計今年上半年大陸CPI或將維持在5%左右的高位,第二季貨幣政策仍將穩中偏緊,仍存在加息或上調存準率的可能性

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認為,應對穩定物價被當局視為今年工作的重要任務。「預計3月份物價指數同比漲幅可能會再度攀升在5%以上,同時,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下,PPI(生產者價格指數)價格也會攀至相對高位。」

4月1日,大陸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的3月份資料顯示,PMI回升至53.4點,作為PPI先行指標的購進價格指數將大幅增長,預示通膨將進一步向上,觸發了央行在清明節出臺加息

當前宏觀調控首要任務依然是防通膨,但3月以來,北非局勢動盪、日本大地震及美元走軟等因素,致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依然高位運行,特別是原油價格在3月期間基本保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刷新兩年多新高,給大陸帶來嚴重的輸入性通膨壓力。

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當前大陸流動性遠超過2007至2008年,資料顯示,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占GDP比重接近200%,達歷史最高水準,流動性充裕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這是當局持續加息、上調準備金率的原因。

央行態度十分明確,通過不斷的緊縮貨幣來達到控通膨的目的。以此次加息前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3%、當前物價指數4.9%為計,較直觀的計算,目前儲戶實際利率水準在負的2%左右,這意味著儲戶1萬元的定期存款存滿一年損失200元。加息後,無疑將緩解負利率水準,進而緩解居民財富縮水壓力。

有分析人士認為,持續加息或將增加海外熱錢的流入壓力。劉煜輝認為,熱錢流入的目的主要是對資產價格上漲的考慮,並不在中美息差收入,加息和熱錢流入沒有直接的邏輯關係

持續加息將帶來房貸利率的提升,將一定程度上增加消費者的還貸壓力。以20年期100萬元等額本息還款的商業貸款為例,此次加息後,每月還款額增加119元。

今後央行是否還進一步加息,經濟學家指出,當前全球通膨苗頭正在逐漸顯現,從近期美聯儲、歐洲央行、英格蘭央行的高層官員發言可察,全球或將整體進入到加息通道,目前仍沒有跡象表明大陸將終止加息步伐。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第二季CPI仍可能在5%以上,本次加息後,央行還會動用加息工具。在第二季或4月份依然有進一步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因為4月份央票到期、公開市場到期及外匯占款等對市場注入的流動性依然保持較高水準,所以,存款準備金率的進一步上調還是可能的

「自去年下半年通膨壓力持續顯現以來,央行採取『名為穩健實則偏緊』的貨幣政策,穩定物價是今年的首要任務,並考慮到當前依然強勁的經濟增長,目前談及貨幣政策放鬆為時尚早,預計偏緊的貨幣政策會持續到通膨可控為止。」沈建光指出。

【2011/04/0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豪 的頭像
    阿豪

    HTS 教學站

    阿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