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管會首度對銀行展開的壓力測試結果本周將出爐,測試結果將使銀行資產面臨重新配置,或作增資規劃;已有部分銀行交卷,金管會官員昨(12)日表示,以輕微情境設定下的測試結果來看,銀行應該都可以過關。
台版的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如何,備受市場關注,金管會傾向公布整體銀行壓力測試結果,至於個別銀行的測試結果,則由銀行自行決定是否公布,金管會不會主動公布。 這波測試結果,可能使銀行將授信資產移往低風險,高風險資產客戶受影響較大。對於不動產授信資產的壓力測試結果,是否成為央行下一步控管房市的參考,也備受關注。 金管會要求所有銀行必須在本周三前完成壓力測試,已有部分銀行交卷,從初步結果來看,金管會內部對於測試結果,多表樂觀。 所謂的輕微情境設定,是指GDP衰退1.4%,失業率6.08%,房價下跌10%,但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不可能負成長,失業率也不到6%,加上房價並未下跌等實際情況來看,都比「輕微情境」好很多。 據了解,從銀行測試結果來看,輕微情境設定下的測試結果均過關,資本適足率仍在8%以上。至於嚴重情境設定下的測試結果,有部分銀行資本適足率雖未到8%,但有7%以上,不算太嚴重。 官員表示,測試結果只是一個防空演習,並不是真實情況,即便測試結果資本適足率低於8%,也不會要求銀行增資,但銀行可以依測試結果,將資產作重新配置,或作必要的增資規劃,強化風險承擔能力。 以壓力測試情境之一的房價為例,這次情境設定將房價區分北、中、南等五個區域,當台北市地區房價下跌15%時,被視為嚴重情境,但高雄縣地區房價下跌25%時,才算嚴重情境。 |
![]() |
|
德國7月出口意外下滑,是三個月來首見,而工業生產也趨緩,增幅只有預期的十分之一,顯示全球復甦減速已衝擊到這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
德國聯邦統計局8日說,德國7月海外銷售經季節調整後為830億歐元(1,060億美元),比6月萎縮1.5%,前兩個月則分別激增3.7%與7.9%。同時,進口也減少2.2%至695億歐元,一反6月的勁增1.6%。
如果與一年前相比,德國7月出口成長18.7%,其中輸往歐元區以外國家的產品與服務激增25.1%,高於輸往歐元區各國的15.1%增幅。7月進口比一年前大增24.9%,使得7月出口順差比6月縮小,成為135億歐元。
經濟學家先前預期德國7月出口與6月持平。
德國經濟在第二季寫下20年來最快成長速度,但進入8月後德國工廠訂單意外下滑,製造業活動也趨緩。美國與中國的經濟數據也顯示成長減速,可能影響到德國經濟成長。
德國經濟部同日發布7月工業生產比6月小增0.1%,其中製造業生產與上月持平,營建業產出成長0.9%,能源生產則萎縮0.1%。經濟學家先前預期7月工業生產比6月成長1%。
布魯塞爾ING集團經濟學家波賽斯基說:「經過第二季的強勁擴張後,德國出口現在趨於正常化,正常化不代表停滯。出口雖然減速,仍然是經濟的成長引擎。」